信號配置策略 Q & A

 

信號配置 6.0 - 答客問

1. 為什麼要用信號配置?

答:總括來說人類在投資心理層面上,由於股價波動容易做成情緒化的決策,相較之下信號配置策略利用機械化操作來減少股市波動所帶來的情緒壓力。這種交易策略有以下幾個優勢:

  1. 避免情緒受股價波動影響:信號配置策略基於明確的規則,所有交易不受情緒波動影響,因為交易決定來自於系統計算,投資者只是跟隨執行,過程中系統要求你所有投資過程併棄主觀猜測,這有助於保持冷靜並避免衝動的決策。

  2. 理性檢討和調整:策略交易者可以根據實際表現調整策略,例如提高保留現金上限或降低清倉線止損要求,以配合自身的風險承受力。

  3. 降低交易成本:適當的策略可以減少特定情況下的額外交易成本,避免因報復性操作帶來的損失。

  4. 節省盯盤時間:半自動化機械式操作可以節省大量盯盤時間,每期自動計算是否買賣,後置式再平衡根據每月收盤價作出適度反應,規則勝於預測。

其中心思想:

系統性方法
:信號配置提供了一個系統性、明確的方法,有助於實現投資目標、管理風險並最大化獲利。通過系統性的方法,可以建立一個相對穩定和可預測的交易環境。

數據驅動決策
:信號配置策略依賴於數據,這樣的決策更加客觀,可以提高交易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例如10月平均線,乖離率止盈等等


2.為什麼要止盈、止損?

:槓桿ETF每天結束時都會重新調整其槓桿率,以保持預定的槓桿水平。在長期上升趨勢中,它們的槓桿率可能大於三倍,而在短期大跌的情況下,槓桿率可能會小於三倍。然而,股災不會在幾天內一步到位,槓桿ETF在熊市中可能會持續向著反覆且漫長的下跌趨勢發展

此時槓桿ETF產生的衰減效應 (Decay) 會被放大,如果沒有嚴守止損,槓桿ETF帶來的損失將會大幅放大。甚至蠶食你之前的利潤,因此,我們策略的核心主旨是避開下行周期的衰減效應 (Decay)

在牛市中,長期趨勢向上時,我們採取消極的進攻 (適度止盈) 策略;將盈利落袋為安,在熊市中,反覆向下的趨勢下,我們則採取積極的防守 (降低回撤 & 嚴守止損) 策略。

當然,牛市和熊市並不是一天就會完成,一個上升或下跌的趨勢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來發展。

因此,我們需要在趨勢過程中利用價值平均法進行倉位管理,將多餘現金套現並留在現金或債券等安全資金部位,等待合適的時機進行再投資。

3. 策略上,在止盈及止損下,信號配置6.2 成績如何?為何不用DCA(成本平均法)於槓桿ETF上?

答:

根據不同時期的回測結果,信號配置的成績明顯優於單純DCA槓桿ETF。

主要原因在於對長期投資思考。長期投資除了複利增長外,另一面也代表著風險。時間越長,便越容易遇到最糟的情況。若將自己全部資金長期100%投入市場內,當面對槓桿ETF在周期下行時帶來的衰減效應 (Decay),你的倉位將暴露於100%的槓桿效應下。在回調或股災時,損失將被放大,情緒壓力也會倍增,影響判斷,容易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信號配置6.2的回測表明,時間越長,越能通過降低曝險的保護動作來避開反覆且趨勢向下周期所產生的衰減效應 (Decay)。

當市況逆轉時,獲利也會高速增長,原因在下跌前的上算趨勢中不斷適量止盈,在下跌時及時止損,保留反擊的力度,這正是信號配置比DCA更靈活的地方。

DCA面臨的挑戰,就是當倉位在後期越來越大時,月供部份金額佔比變小,投入成本變高,攤平效應便微乎其微。投資期越長,定投效率便越低,當你在投資的後期遇上股災時,月供定投部位已經無法追上本金增長進度,對組合產生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小。



例如,在最近五年的市場表現中,2022年由於俄烏戰爭的影響,TQQQ下跌了約81%。

假設我們從2019年開始採取積極防守的信號策略,在高位逐量地減持以降低回撤,並將止盈出來的現金部位留存於止損後。

即是當NDX在2023年初從低位上升,穿越10月平均線時,我們在2023年1月結算日發出買入 (BUY) 指令。

即便TQQQ尚未回到新高,信號配置6.2仍然能穩步向上。

長期角度來看,這麽長的時間留在股市,經歷股災或較大型回調將會成為家常便飯。所以每次股災後都是信號配置的「加速期」,這體現了策略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說穿了,我們是賺波動的錢

4. 如何設定開倉比例?

答:

開倉比例的設定可以根據自己的年齡來劃分現金比例。例如,如果你28歲,那麼現金部份則設定為28%,股票部位則為72%。這樣的分配方式能夠平衡風險與收益,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有保留現金選擇,逐漸增加現金比例,減少買入股票的支出。

5. 如何設定終值目標和每月增長率?

答:

(表格右下)

假設我們有5萬美元的初始資本,並計劃每月投入500美元,投資期約為10年(120個月),目前年齡為28歲,則按比例分配如下:

  • 股票部位:36,000美元

  • 現金部位:14,000美元

    在表格右下方有計算器 先用FV求出股票部位終值


    得出終值目標1,828,301美元,然後我們利用PMT 計算36%目標年利率,換回每1期實際增長率

    得出如果我們以36000美元並每月供款500美元,希望以36%預期目標回報率達到期望終值,10年內需要每期目標市值增長2.6%

    在月增長率輸入2.6% 即會自動每期計算目標市值增長


    6. 為什麼用目標年利率36%?

    答: 以下為TQQQ適用

    根據數據,NDX從1985年到2024年6月14日的年平均回報率大約是13.68%(1985年1月31日NDX基點125到2024年5月31日18536)。若以3倍槓桿的TQQQ計算,理論上應該會達到年回報率41.04%(即13.68%的3倍)。然而,實際上由於市場波動和槓桿效應,TQQQ的長期回報率可能會低於41.04%。

    設定36%作為TQQQ的預期回報率是一個較為保守且合理的選擇,特別是考慮到市場波動和槓桿效應的影響。這個目標利率比NDX年化回報率的3倍低,但更加現實,並能反映出潛在的風險。尤其在10到15年的投資期內,36%的目標利率是一個中庸之選。若投資期超過20年,則可能需要進一步降低預期回報率。

    值得注意的是,目標市值只是作為一個倉位管理手段,BUY指令會降低對預期回報率的依賴性,使投資策略更加靈活和穩健。

    7. 保留現金應設定多少?

    答:

    隨著年齡增長,接近退休年齡時風險承受能力會降低,或者因為作為家庭支柱需要承擔多種責任,因此有必要保留一定比例的現金,以應對未知的未來。即使市場在低位向上突破,也可能會有反覆波動的準備,因此不應在任何情況下全倉投入 (ALL IN)。為自己留有餘地很重要。表格預設為10%,但可根據個人需求進行調整。

    我們的定投方向是跟隨(或多於)目標市值終值目標走,沒有什麼比「把路走完,把路走好」更重要。請注意,期望終值只是預期值,協助管理倉位比例,實際結果還需要根據市場趨勢來決定。

    8. 信號配置策略有哪些限制?

    答:

    信號配置策略主要投資於美國股市,原因在於槓桿ETF的特性需要一個長期穩定向上的市場。納斯達克和標普500指數包括了全球一流企業,因此投資於這些市場能夠跟隨優質企業的成長。相比之下,新興市場即使有正回報,也未必能長期超過納斯達克或標普500的回報。

    9. 使用信號配置策略前有什麼注意?

    答:

    1. 降低負債率:最好沒有負債,因TQQQ波動性在下跌時如果沒有外債,有助於降低持股壓力。如果在熊市周期手邊還有房貸等債務,止損後的經濟壓力可能讓你不敢進場,虧損後剩餘的現金因負債沉重變得彌足珍貴,從而影響交易行為。

    2. 保留生活費:在投資期未收成時,面對經濟下行但又不能套現的情況,可能使生活拮据(如金融海嘯期間失業率急增)。建議留出半年至1年的生活費作為備用,以防需要用錢時被迫在低位賣股套現。

    10. 現金部位平時做什麼好?

    1. 答:

      1. 買入BIL作套利:若要避開30%股息稅,可在每月最後一個交易日賣出,翌日交易日開市除淨後買入,賺取價差。但要注意手續費及利得稅問題。

      2. 買入BOXX:不派息,不需繳納股息稅。

    11. 為什麼止盈線要用遞減機制?

    1. 答:

      遞減機制增加止盈機會,有助於管理風險和降低曝險。通過獲利,減少在回調或股災時的回撤。然而,止盈也可能導致錯失未來收益。因此,我們採用逐步退出策略,而不是一次性止盈,這樣的模型能明確決定何時獲利了結 (Take Profit),以達到最佳風險管理效果。

    (註:6.2版本已取消此設定,改為以現金比例決定止盈線)

    12. 為什麼信號配置策略會有現金限制?

    1. 答:

      由於止盈線機制,止盈次數變多了,為了避免倉位無止境地套現,我們設定了現金限制。總體上我們限制現金量約佔倉位的一半,除非乖離率急升執行TP2,否則倉位止盈次數TP1會受限於現金限制。

    13. TQQQ好還是SOXL好?

    1. 答:

      SOXL被認為比TQQQ風險更大,主要是因為SOXL追蹤的半導體行業本身比TQQQ追蹤的更廣泛的科技行業更具波動性。如果發生非系統性風險,如火災、地震、地緣戰爭等,半導體原材料(包括硅、鍺、砷化鎵和各種稀土金屬)的供應可能會受到影響。

      此外,地區性的中斷,如自然災害或地緣政治動態和干擾,也不少見,這要求半導體客戶通過地理供應鏈多元化來保護他們的生產能力。例如COVID-19、美中貿易戰曾導致原材料供應緊張,生產鏈受到影響。反觀TQQQ,科技領域持股範圍廣闊且多樣化,包括著名的「科技股七雄」:蘋果、微軟、Alphabet、亞馬遜、輝達、特斯拉及Meta。例如,高度集中生產地區可能因自然災害、基礎設施故障、網絡攻擊或地緣政治摩擦而出現供應中斷,影響出貨量甚至公司盈利。

    14. 股市不停創新高之下,策略模型卻要求我們不停賣股票

    15. 當月K跌穿10月線時,策略模型繼續要求加倉,之後市場繼續下跌到觸發清倉,我該如何?

    16. 在等待月K突破時,空倉很辛苦

    這三個問題我想一併回答,做好交易的三大因素:

    1. 敢於止損:做不到敢於止損的人最終會導致整個交易框架失敗。保留反擊力量往往是致勝關鍵,適當的撤退有助於管理風險並防止潛在的大規模損失。

    2. 敢於輕倉:止盈後變輕倉很正常且重要,因為在交易市場中,市況突然逆轉引起連續虧損是常態。特別是在股價不斷創新高之時,市場和投資者情緒高漲,未知的100%曝險股票會變得危險。止盈後只要股價跟著目標市值跑,亦能在降低風險的情況下達到目標終值。加上槓桿ETF可以在一次大股災中蠶食你在TQQQ的利潤,所以止盈後輕倉在長期回測成績中不會比ALL IN差

    3. 敢於空倉:敢於空倉的人說明他是個有方法的人,他是根據交易框架在等待屬於自己的交易機會。不敢空倉的人說明他沒有規則,每天打開電腦看股價,或聽到好消息、連續幾天漲勢,就覺得這是交易機會。股票被套了不捨得止損,手上持有現金卻又坐不住,不買賣總覺得錯失機會,最終很容易失敗。雖然空倉等待時無事可做,但什麼都不做往往可能得到更好的結果。

    同時,空倉可以避免報復式操作,出自於人類行為心理學上的損失厭惡,指出人們對損失的敏感度遠高於對同等收益的敏感度。簡單來說,損失100元帶來的痛苦要比獲得100元帶來的快樂強烈得多。投資人往往出於對損失厭惡而報復性操作想補回損失,這種狀況便會產生情感驅動的報復性買賣。

    以下是報復式操作的循環

    1. 首先,錯誤點在於在不是自己交易計畫或系統允許的時間點建倉。

    2. 當建倉後趨勢和建立的倉位相反,恐懼感及焦慮等負面情緒上升。

    3. 當繼續虧損後受到負面情緒影響不捨得清倉,移動原本設定好的清倉線,導致放大停損。(俗稱:搬龍門)

    4. 結果忍無可忍而觸發清倉後,承受比原本交易系統中更多的虧損。

    5. 比預期更大的虧損又觸發情緒不穩定,開始想追回損失而不停報復式交易,在極短時間內建立新的倉位,心急想追回損失,期待短時間內挽回虧損。(損失規避現象)

    6. 結果走勢繼續不如預期,產生更大的恐懼與焦慮出現。終日坐立不安,茶飯不思

    7. 不願意停損或調低停損到更遠價位,妄想牛市重新到來,結果不停加碼到虧損部位。

    8. 市場再度陷落你十分自責決定出場,幾之加碼帶來更多損失導致情緒失落,準備退出股市。

    9. 循環持續,某個時間驚醒後發現市場已回重回新高,從懊悔中保證下次不再犯,然後再次回到狀態1,陷入循環。再次開倉

      股市裡有句俗語 :“懂買的是徒弟 , 懂賣的是師傅 , 懂空倉的是祖師爺。” 空倉等待是投資中不可或缺的環節,當大勢或時機不好的時候,保持空倉觀望耐心等待趨勢逆轉。同時不持有股票可以減少潛在的虧損,特別是在不確定的下行周期市場環境中。要想在這個市場長期生存並且能夠實現穩健盈利,必須保持足夠的耐心,在大盤下跌、震盪等大勢不好的時期,最好的方法就是空倉。

      如果頻繁操作,最終必定會錯誤百出。總結來說,我們應該敢於止損,善於止盈,勇於空倉,當你能夠隨心所欲不感壓力時,你已經在這個交易市場領悟到知行合一。已經冷靜看待市場波動而不是靠僥倖心理,相信我,你的交易行為會影響你未來的交易成果。

    17. 未到結算時,股價升高,我可以在月結前止盈嗎?

    1. 雖然槓桿ETF月內波動頗大,但現有版本的6.2模型建議大家也不要月內有動作,因為初版6.0未有止盈遞減機制,月內有可能沖高回落引致未能止盈,如果趨勢下跌,哪麼離止盈就越來越遠。

      但現今版本加強了止盈次數,止盈已經相對容易,除非守著清倉線而賣出,或停止定投,否則月內應該不要動。如果你是因為害怕股價會在結算前高位回調而提早進行止盈,可能已經是time the market,出於主觀判斷大市走勢已經算是違反規則。如果我們太關注月內股價漲跌,沖高回落的走勢可能在我們腦海中形成「近因效應」。若在月內最高位止盈後到結算前股價回落,也容易產生僥倖心理,往後日子可能會間接影響我們的交易行為。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信號配置策略表格4.0( 非槓桿)

信號配置定投模型6.2回測研究 (一)

2024年回顧與2025年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