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配置策略(Signal Allocation Strategy)介紹



信號配置策略(Signal Allocation Strategy)介紹


機械式操作的好處

在投資策略中,機械式操作尤為重要,特別是在定期投資方面。最為人熟知的策略包括成本平均法(Dollar-Cost Averaging, DCA)和價值平均法(Value Averaging, VA)。這些方法被認為優於試圖預測市場走向的「擇時交易」(Time the Market),其主要原因是它們減少了投資者需要做出的決策數量,從而降低了情緒波動和行為偏誤對投資決策的影響。

行為經濟學研究

行為經濟學研究表明,投資者常常會受到各種心理偏誤的影響,例如過度自信、從眾行為、損失規避和近因效應等,這些偏誤可能導致非理性的投資決策。機械式投資策略能夠幫助投資者避開這些心理陷阱,堅持長期投資計劃,從而在長期內獲得更穩定的回報。

與金錢有關的決策很容易被情感左右

行為經濟學以人的本能行為為基礎,其基本前提是「99% 的人都會遵循本能來思考或行動」。因此,行為經濟學得出的結論是「人類並非總是理性」,即人類會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經常做出不合理的決策。當涉及到金錢決策時,情感容易左右判斷。應該理性評估損益再做決定,但往往因情感因素導致不合理的結果。因此,一般投資者若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來投資,結果往往不理想,這也是八二法則的由來之一。

價值平均法

價值平均法(Value Averaging)是一種投資策略,通過市場價格變動時調整投資金額,來達到預定的投資組合市值增長目標。這跟平均成本法不同,這種方法符合行為經濟學的原則,因為它能夠幫助投資者克服一些常見的心理偏誤。

例如過度反應和情緒化決策。此外,價值平均法幫助投資者實現資金的時間分散,這意味著在市場價格較低時購買更多股數,價格較高時購買較少,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投資成本並提高整體投資回報。

這種策略的自動化特性也使得投資者不必每次都要做出決策,從而降低了因情緒或其他非理性因素影響決策的風險。這些都是行為經濟學中試圖解決的問題,價值平均法正是這些原則的實際應用。


行為經濟學與投資決策

行為經濟學研究表明,人們在做出經濟決策時,往往不是完全理性的,而是會受到各種心理和情緒因素的影響。價值平均法通過規定投資計劃和自動化購買過程,減少了投資者因市場波動而做出衝動決策的可能性。這種策略有助於投資者避免在市場高點過度投資和在市場低點過度恐慌的情況,從而提高投資效率和長期回報。

價值平均法(Value Averaging)操作流程

價值平均法的詳細操作流程如下:

  1. 設定目標市值:首先,確定一個隨時間增長的目標投資組合價值,這將成為你的目標市值。

  2. 計算定期投資額:在每個投資周期結束時(例如每月最後一個交易日),計算你的投資組合應該達到的目標價值。如果實際股票價值低於這個目標,你需要投入資金以滿足目標市值增長;反之,如果實際價值高於目標,則投入較少或不投資。

  3. 執行買賣決策:根據步驟2的計算結果,進行買入或賣出資產,以調整投資組合的市值,使其符合目標市值增長。

  4. 監控和調整:定期檢查(例如我們的策略定於每月最後一個交易日)你的投資組合價值與目標市值對比,並根據市場變化和個人財務狀況進行必要的調整。系統已設立保留現金與現金限制作倉位管理。

這種方法的關鍵在於,它不像定期定額(DCA)每個月自動固定投入相同金額,而是根據投資組合的實際表現來調整投資金額,以達到預定的價值增長目標。這有助於投資者在市場價格較低時買入更多,在價格較高時買入較少,從而實現資金的有效分配。

請注意,價值平均法需要投資者具備一定的資金管理能力,並且在市場大幅波動時可能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因此,這種策略適合那些能夠承擔一定風險且具備投資經驗的投資者。

價值平均法的優點

  1. 減少市場波動影響:通過調整投資金額,價值平均法有助於在市場低迷時增加投資,在市場上漲時減少投資,從而減少市場波動對投資組合的影響。

  2. 自動計算買低賣高:這種策略自動實現了買低賣高的原則,在結算時知道應該買多少或賣多少。

  3. 長期穩定增長:價值平均法通過多退少補的方式,使得投資組合的增長更加穩定,有利於長期積累財富,並提高回報率。

  4. 減少情緒決策:由於投資決策是基於預設的價值路徑,因此可以減少因情緒或市場噪音導致的衝動決策,避免因心理壓力引發判斷失誤。

但價值平均法亦有它的缺點

  1. 資金需求不確定:在市場大跌時,可能需要額外增加資金來維持目標市值增長,這對於資金有限的投資者來說可能是一個挑戰。特別是槓桿ETF,因應槓桿巨量趺幅而出現幾何級資金需求不斷上升,現金流缺口或過早打光子彈亦可能造成心理壓力。

  2. 操作複雜:與定期定額投資相比,價值平均法在操作上更為複雜,需要投資者定期進行更多的計算和決策。雖然我們使用EXCEL表格已經方便計算,但相比之下,成本平均DCA比較容易執行。

  3. 交易成本:由於需要根據市值變化進行買賣,可能會產生較高的交易成本和稅項,特別是外國的投資者可能需要支付資本增值稅。

  4. 市場極端情況下的風險:在市場(特別是槓桿ETF)快速上漲或下跌的極端情況下,價值平均法可能無法有效工作,並可能導致投資組合表現不佳

  5. 路徑變形:當股價追不上目標市值,大量資金缺口會長期產生買入信號,特別是槓桿ETF。例如,在2000年後,由於股價和目標市值相差太多,長期都產生買入信號,導致策略失去效用。

為了解決上述價值平均法的痛點,我們在2023年的研究中加入了趨勢策略去控制定期定值。


價值平均法結合趨勢策略


根據前述分析,當我們將趨勢策略與價值平均法結合使用時,能夠彌補兩者的缺點,發揮相輔相成的作用,從而增強投資效果。以下是這種結合的好處:

好處

  1. 風險管理:價值平均法能夠做倉位管理,利用時間間隔去平滑市場波動,從而降低投資風險。結合趨勢策略後,可以在趨勢確立(例如10MA突破反轉)時增加投資,降低反向趨勢的投資風險。

  2. 收益提升:通過趨勢策略捕捉市場趨勢的上升階段,結合價值平均法在低點加倉的特點,可以在市場高低起伏中獲得更高的收益。

  3. 更佳的資產配置:價值平均法(VA)會根據市場表現調整投資金額,結合趨勢策略,能在市場反轉突破階段增加投入,減少下降階段的損失。

  4. 更多止盈手段:利用平均線偏差(bias)作為減倉信號,當偏差超過20%時獲利了結,這是一種結合趨勢策略的應用,信號發出後利用價值平均法計算賣出股數。

  5. 心理壓力減少:價值平均法的自動化特點減少了投資者的情緒影響,而趨勢策略能提供明確的買賣信號,減少決策中的不確定性,從而增強投資信心。

  6. 長期穩定增長:趨勢策略幫助捕捉市場長期趨勢,而價值平均法在市場低迷時積累更多資產,實現資產的長期穩定增長。


  7. 圖中策略模型內黃色Highlights為ndx納指趺穿10月平均線並在月結日趨勢向上突破時買入(綠色buy指令)

結論

將趨勢策略與價值平均法結合,可以平衡短期和長期投資策略,實現更穩健和持續的投資回報。這種組合策略能夠更好地應對市場波動,同時增加投資的安全性和收益。根據一些使用者的分享,他們的投資信心會顯著提升。面對股市時,最大的敵人永遠是自己,戰勝自己的關鍵在於利用有效且減少壓力的投資系統來管理情緒。理解和分析你的情緒有助於減少非理性的決策,並更好地應對市場波動。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信號配置策略表格4.0( 非槓桿)

2024年回顧與2025年展望

信號配置策略表格 6.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