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DeepSeek事件中:我的投資反思與策略堅持

DeepSeek事變



最近這兩個月美股市場真是風雲變幻,DeepSeek這家位於中國杭州的AI公司突然橫空出世,撼動整個AI科技版塊,加上晶片類龍頭NVIDIA(NVDA)等等以及其他科技七雄因業績(GOOG,TSLA銷售差等等...)大幅波動,搞得很多小散戶心情像坐過山車一樣。

這兩個月看著賬戶裡的數字上上下下,估計大家心裡真是五味雜陳——興奮、焦慮、期待、失落,各種情緒交織在一起。

你還有印象DeepSeek推出當晚,TQQQ下趺12%嗎? NVDA也下趺17%,市值大趺6000億美元,市場一片恐慌,彷彿全球AI因為DeepSeek而響起警鐘,AI會內捲化,利用蒸餾技術做到只用小量的硬件投資已經有很大效益。他們號稱只花了約600萬美元的原始計算能力就訓練了新模型,不到科技巨頭Meta訓練其最新人工智慧模型所耗資金的百分之一。

這幾天我一直在思考,面對這種市場環境,應否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還是應該堅持原有的策略,以不變應萬變?今天就想來聊聊我的想法,順便記錄一下這段時間的心路歷程


DeepSeek事件:科技股的波動與不確定性


推出DeepSeek這家科技公司其實之前從沒關注,可謂寂寂無聞,突然之間平地一聲雷,背後是否有政府手影操作,我們不清楚亦不去猜度(你懂的),不過直到新聞報導在突然一天之內被新聞媒體及網上炒作,令它在AI領域快速崛起,甚至形容到開始有足夠實力和美國科技巨頭搶市場。加上討論區集中討論。哪種恐懼感像瘟疫一樣快速感染著每個投資者。


很多人意識到,科技行業的競爭格局正在發生劇烈變化。中美之間的科技角力越來越激烈,政策風險、供應鏈問題、市場情緒波動,這些因素都讓科技股的投資變得更加複雜。美國政府一直試圖阻止中國公司獲得先進晶片,因為擔心這些晶片可能用于軍事目的。作為回應,中國的一些公司囤積了大量這類晶片,另一些公司則在蓬勃發展的黑市採購走私晶片。


現階段美國政府已經把中國AI視為威脅,副總統范斯最近已經在公開演講中指出未來會加緊限制中國AI在全球發展,加上媒體炒作,把這次事件定性為"AI版的珍珠港事件",而中國亦以DeepSeek作為ai跳版,全面對接很多大陸企業,例如BYD,騰信,阿里爸爸,華為,平安好醫生等等,形成一股新的力量,逐漸形成中美AI的對立面局勢


作為一個長線投資者,不得不使人開始反思,科技股雖然長期前景看好,但短期各種原因產生的股價波動實在太大了。像NVDA這樣的龍頭企業,股價都能在幾天內崩掉十幾個點,更別說其他中小型科技公司了。





這種波動讓令人懷疑,是不是應該減少對科技股的依賴,轉向更穩健的投資策略?

很多全倉ALL IN整副身家的人,看到NVDA的股價像過山車一樣上下起伏,心裡總是忍不住糾結:是該趁低加倉,還是趕緊止損?


你回想一下當晚大趺17%時,網路上討論區,YOUTUBE財經KOL節目一片恐慌,各種壞消息鋪天蓋地襲來,我來數一下當時有哪些 :


1.TRUMP將會加大限制輝達出口晶片

2.關稅問題,TSM加大關稅到100%

3.NVDA過去業績基數高,業績難以保持

4.BLACKWELL之前出貨問題

5.科技股未來對晶片需求可能下趺

6.市場憂慮過去其他科技股對晶片的資本支出太大等等....



加上FOMO與畏高的情緒同在,引起大幅波動,雖然現在執筆之時股價已經回升,但回想當時,我看不同討論區內都一片哀號,大家也沒有水晶球,這壞消息會否繼續下去,我們不知道,但面對突然殺出的壞消息,技術分析又可有提早告知??

靠技術分析的人在1月尾大趺時可能在到達所謂支撐位時已經滿倉加碼,結果又被突然其來的Deepseek事件跌穿支撐位止損而輸到斬倉或被期權巴來巴去,自然不在話下。


盤中股價走勢,也令一堆人無病呻吟,盤中大升又怕收盤回落,盤後價格令到他們對明天悲觀,然後翌日盤前下趺又痛罵英偉達,之後盤中反彈上升又開心到手舞足蹈,他們會自我安慰,說這樣的情緒在討論區內是正常反應,但其實潛意識已經對這種股價跳動上癮而不自知。每分鐘按一下F5刷新圖表似乎能產生像抽煙一樣的快感


這種情緒化的反應,往往讓投資人容易做出一些"事後後悔"的決定。所以與其被市場牽著鼻子走,投資人不如靜下心來,重新審視自己的投資策略。



從個股到交易策略:策略的轉變與堅持



其實早在多年前,我就開始踏入股市,當年就如同普遍大眾一樣,想快速致富心態下,常常追漲殺趺滿倉干,一開始,我也算成功的,當時未進入美股,在港股炒過中石油大賺,海嘯時2元多買入中國銀行,當年亦參加過和記(2332)私有化,當年$1.7買入金界控股,6元多賣出,華寶336獲利倍數也賺得很開心,印象難忘...


可是到我2021年進入美股時,我卻是整個組合輸掉50%清倉換戰場,為什麼? 

如同我之前文章所說 : 

當投資者在投機中幸運獲利時,他們會興奮地拿出這筆成功交易炫耀一番,(港式俗稱"Gel 頭"),而卻又會忽視他們曾經輸掉的交易,隨著時間的推移,平均法則下會將這種Gel頭交易會向投資人慢慢地潛移默化。加上錨定效應下,投資人更容易被之前成功的結果誤導而埋下了下一次失敗的種子。


頻繁買入賣出,之前輸掉的通常會比之前嬴錢善忘,除非你是輸掉一鋪很大的才會刻骨鉻心。正如在復星國際輸一半之前我還賣低買高過什麼?  出出入入太多不太記得了, 積小輸為大輸,可能金額也不會比獲利少呢


所以我對動不動就ALL IN這個策略還有些抗拒,原因在於我以前的錯誤經驗,但畢竟科技股這些年的表現實在太誘人了,誰不想抓住下一個NVDA或TSLA呢?那種押中一隻大牛股、賬戶翻幾倍的快感,快速財務自由的感覺確實讓人上癮。

但經過這段時間的市場波動,我越來越意識到,投資的穩定性遠遠超過了追逐個股的短期收益。我慶幸這段時間的堅持著信號配置的策略。


以不變應萬變:堅持策略的重要性


抱歉,我不是在"買花讚花香",說我的策略最好,而是我認為任何人投資都應該堅持任何你認為適合自己的策略。記著,無論任何策略,discipline重要性才是任何策略的共通點且首要。


全因最近NVDA的崩盤讓我更加堅定了這個想法,雖然我對NVDA的長期前景,甚至美國整體前景依然十分看好,但這次事件讓我深刻體會到,過度集中於單一個股或單一板塊的風險始終比較大。


比如以我為例,我無需每天開市都盯著股價波動,只堅持信號配置的策略,例如在一月份的結算日,本來我是需要執行TP的,但由於翌日股價大趺,TQQQ盤前已經趺穿止盈價,所以我也只按照策略做。

由本來執行TP改為DCA,我執行這個決定不是來自我情緒化決定,而是純粹按策略指引,這是一種很好心理暗示,即使DCA後股價繼續下趺,這個決定只是系統信號運作而已,幾乎這段時間,我的心情都是比較平靜的,我不會因為調整後走勢不如預期而影響情緒,作出衝動交易 (圖示交易紀錄)





即使股價波動,以時間單位去做倉位管理,跟隨市場趨勢,指數ETF最終都會均值回歸, 而且我們把Drawdown控制得很好,即使本月回到2月3號開市78.53低位,我們drwadown才3.26%  持股壓力十分小,就算TQQQ突然下殺到50元,我們最多只是回撤26.24%,再跌下去就會到達止損,最多就是3x%跌幅吧








留意AB行,如果你不去每天觀察股價,TQQQ以月K作為間隔來看其實沒有你想象中哪麼差,但個股可能因為某些消息而影響,例如NVDA在上個月走勢對比TSLA差,但這兩星期TSLA的回調卻因為馬斯克DOGE,或關稅原因被歐盟報復,銷量數據差等等新聞影響到走勢上又落後於NVDA,但指數在均值回歸下,TQQQ卻一直穩步慢慢地拉回趺幅。


這個信號策略的好處在於,投資指數ETF並不會因為單一股票的波動而受到太大影響,減少整體投資組合的波動,讓我在面對市場不確定性時,跟隨大盤能夠更加從容。我不知道到月底時股價會如何? 我只需要一直做好倉位管理,避開股災周期時反覆下挫的DECAY損耗當月底即使TQQQ大趺,要求買入時策略也有資本可以買入,以時間換取空間已經足夠。透過累積資本利用槓桿效應得到的收益肯定是驚人的,隨著年資增長,績效就會慢慢顯示出來。後期它的獲利驚人,且風險和壓力肯定小


如果你沒有一個交易策略去規範自己交易行動,你很可能一早打光子彈,或因為手持現金FOMO去追高買入,正如之前很多投資人因股價上升而FOMO,買到滿倉NVDA,(甚至加槓桿),卻突然在高追滿倉後要面對17%大趺。情緒自然不免備受困擾,特別你的倉位越大,這種自我責備的心裡暗示更大。


有時候,我都會想起自己剛開始進入股市時投資的情景。那時候年輕總是想著快點一夜暴富,結果往往自己被股價影響情緒,情緒影響判斷,最後當然是追高殺低,虧得一塌糊塗。有時憑直覺看中幾次賺錢才是埋下失敗的種子,你會慢慢潛移默化對自己過份自信,但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又好笑又無奈。投資這件事,真的需要時間和經驗來磨練心態。



投資是一場馬拉松


這幾星期的市場波動讓我反思了很多,也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投資策略。從DeepSeek事件到NVDA崩盤整固,我深刻體會到,投資不只是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與其追逐短期收益,不如堅持一個穩健的策略,以不變應萬變。


對我來說,信號配置就是這樣一個長線策略。起碼它讓我能夠在市場波動中保持冷靜,避免因為情緒化交易而犯錯。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選擇,未必適合每個人。但如果你也像我一樣,對市場的波動感到不安,或許可以考慮一下建立一個屬於自己適合的交易策略。


今天就寫到這裡,接下來我會繼續觀察市場動向,並記錄自己的投資心得。希望這段時間的反思,能為未來的投資之路帶來更多啟發。畢竟,投資是一場長期的旅程,穩健的策略才是致勝的關鍵。


有時候,投資就像人生一樣,充滿了不確定性和挑戰。但只要我們堅持自己的原則,保持冷靜和耐心,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套投資風格。共勉之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信號配置策略表格4.0( 非槓桿)

2024年回顧與2025年展望

信號配置策略表格 6.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