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配置策略7.0(二):止盈篇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信號配置策略7.0版的整體架構和核心理念。這次,我們將聚焦於說明7.0版中最關鍵的改進之一——止盈機制。
止盈在投資策略中扮演著鎖定利潤、平衡風險與回報的重要角色,特別是在槓桿ETF(如TQQQ)槓桿損耗DECAY,加上這樣高波動性的市場中,7.0版的止盈機制經過重新設計,不僅解決了6.2和6.0版的不足,還提升了整體回報效率與投資者的心理舒適度。
本文將深入解析7.0版的止盈機制,與6.2和6.0版進行詳細對比,探討其優勢,並通過回測數據展示效果。最後,我們會解釋為何採用這樣的設計,以及它如何幫助投資者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穩健前行。
7.0版止盈機制的設計理念
止盈的目標是在市場上漲時鎖定利潤,同時保留足夠的持倉以捕捉未來增長。然而,在槓桿ETF的高波動的環境下,過早止盈可能錯失後續漲幅,但太晚止盈則可能突然回調時來不及止盈而損失利潤。7.0版的止盈機制旨在這兩者間找到平衡,其設計理念包括:
- 簡化邏輯:將6.2版的多層止盈策略(TP1、TP2、TP3)整合為單一規則,降低操作複雜性。
- 適時鎖定利潤:通過較高的賣出比例和明確的觸發條件,確保在市場高位時及時兌現收益。
- 一致性執行:統一止盈條件,讓不同倉位的投資者在相同市場環境下採取止盈行動。
- 減輕心理壓力:新加入止盈累計加成幫助投資者在牛市中後期越賣越多
7.0版止盈機制的具體規則
7.0版的止盈機制變為更為簡單:
- 觸發條件:不再以目標市值界定止盈線,改為新公式作止盈下限:
- 6.2 公式為 (今期目標市值 X (1+今期止盈線) / 上期調整後股數
- 7.0 公式為 上期收盤價 X (1+月化增長率)
- 這樣止盈階梯會降低,容易觸發止盈
6.2和6.0版的止盈的量亦有明顯區別:
- 6.2版止盈規則:
- TP1:收盤價達到止盈線時,賣出(調整前餘額 - 目標市值差額的15%)。
- TP2:NDX乖離率 > 20%時,賣出15%差額。
- TP3:NDX乖離率 > 40%時,賣出至餘額貼近目標市值。
- 7.0版止盈規則:
- TP:收盤價超過止盈下限時,賣出目標市值-調整前餘額差額X乖離率 (上限為10%) 不再以6.2止盈差額的15%金額作為統一標準
例如上圖:當收盤價觸發TP,公式計算(11286-11576)*0.0274= -7.946 O欄預期投入則顯示 -7.94 賣出信號,經Q欄倉位管理調整後,實際投入-300.97,有關調整稍後再說明。
換句話說,7.0使用新公式時若乖離大於40%(對應6.2的TP3) 則取消上限10%設定
加入止盈累計加成
本次更新,新加入了止盈累計加成制度,由每次BRAEKOUT後由0開始計算,當趨勢向上,每月調整時觸發TP,而每一次執行TP(AU欄)會自動累計10%,下一期若再次觸發TP,則會再加10%,即是第二次止盈合共額外再加入止盈20%,就像川普累加關稅的概念。
當牛市結束,直到每月調整時NDX趺穿10MA,代表趨勢轉向,止盈累計加成將會歸零,如圖:
累加制度的好處是,當上升到牛市尾聲時,累計加成下賣出的金額幾乎是6.2的1倍,因為6.2版本中,後期即使股價升再多,也只是止盈差額15%現金,現金比例很難追上股票資產獲利,在趨勢反轉時很可能被DECAY吃掉盈利。
例如2021年俄烏戰爭前最後一次TP,6.2版 (2000-2024) 最後一次TP,賣出約122.6萬美元
7.0因為TP累計加成已達100%,所以當期賣出為211.9萬 如圖:
![]() |
當期累計加成已達100% |
不過為免群友見到O和Q欄兩組數字不同而有所疑惑,所以略為解釋一下:
Q欄止盈,包含以下公式:
IF(ABS(O3)
如果 O3 < F3 × $BB$3,返回 -(F3 × $BB$3)
。
否則,返回 O3 × (1 + AU3)
。
拆解為:若執行止盈時金額少於調整前餘額X月化增長率(2.6%),則賣出調整前餘額X月化增長率,若大於,則按O欄止盈公式計出來的金額再加上止盈累計加成(AU欄),所以O和Q欄會顯示兩組不同數字,而且Q欄永遠大於O欄。
回測表現:
以下是7.0版與6.2、6.0版的回測對比(1995–2024):
版本 | 總資產(百萬美元) | 年化回報(%) | 最大回撤(%) | 止盈次數 | 現金比例(%) |
---|---|---|---|---|---|
7.0 | 1,175.11 | 47.73% | 56.02 | 122 | 45.69 |
6.2 | 930.75 | 46.58% | 57.07 | 108 | 43.17 |
6.0 | 431.63 | 42.87% | 52.39 | 106 | 52.91 |
數據比較:
- 總資產:7.0版以11.751億美元領先,顯示長期財富累積能力。
- 止盈頻率:122次高於6.2的108次和6.0的106次,更頻繁鎖定利潤。
- 現金比例:45.69%介於6.2和6.0之間,平衡增長與安全。
- XIRR與回撤:雖然XIRR略低於6.2,但總資產和回撤表現更優。
為何採用7.0版的止盈設計?
6.1 解決舊版問題
- 6.2版局限:多條件止盈比較複雜,TP1/TP2 只賣15%差額在後期賣出力度有所不足,牛市後期時槓桿ETF累積太多帳面獲利,若只限制在每次止盈差額15%,變相股票部位累積過高而現金累積降低。
- 6.0版缺陷:過於依賴遞減機制,導致止盈頻率低,錯失多次鎖定利潤機會。
7.0 優化目標
- 簡化執行:簡化止盈,使用乖離率計算止盈下限來取代止盈線,確保策略的一致性。
- 提升現金流:後期止盈賣出現金量比較大,增加現金回流,後期高現金量可以減輕高位下趺時心理壓力。
- 平衡風險與回報:增加止盈次數可以保留複利潛力,同時儲備資金。在低位買入,降低下行DECAY時損耗
6.3 長期考量
- 心理穩定:頻繁執行止盈和高現金流量,增加回流現金可以增強執行策略的信心,減少情緒波動。
- 穩健增長:所有不同時期回測7.0總資產增長最多,證明其在多變市場中的適應性。
7. 結論
信號配置策略7.0版的止盈機制以簡化、高效和穩健為核心,通過優化倉位管理,提高止盈次數和賣出比例,讓整體表現都顯著優於6.2和6.0版。長期回測顯示其總資產大部份時間比6.2更多,同時兼顧財富累積與風險控制。這新設計不僅提升執行效率,還幫助投資者在市場波動中保持冷靜與信心。
除了止盈,還有就是假突破與趨勢下趺後止損時管理。下一期,我們將探討7.0版的突破機制,敬請期待!